建筑物表面起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
關鍵詞:表面起霜;建材
1 起霜的原因
1.1 內(nèi)部原因
?。?)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含堿量很高,硅酸鹽水泥熟料中,CaO含量占62%~67%,在水泥水化硬化過程中,C3S、C2S水化生成C-S-H凝膠的同時,析出大量Ca(OH)2,這是一種極易溶解的物質(zhì)。隨著混凝土干燥,混凝土中的水分逐漸沿著內(nèi)部的毛細孔向外遷移,以補償表面蒸發(fā)掉的水分,將溶于其中的Ca(OH)2帶出,與空氣中的CO2和水分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CaCO3,留在混凝土表面。
?。?)硅酸鹽水泥以硅酸鈣為主要成分,在生產(chǎn)水泥熟料所用的輔助原料(如硅質(zhì)原料、粘土等)和燃料煤炭中,如含堿性氧化物超過規(guī)定,則在燒成的水泥熟料中,能置換出一部分C3A和C2S。在拼成砂漿或混凝土時,水泥水化,其中所含的Na2O和K2O分離出來,成為強堿性的NaOH和KOH,并與水泥中所含的CaSO4等硫酸鹽反應,生成Na2OS4和K2OS4,它們是水溶性鹽類,隨著水分遷移到表面,水分蒸發(fā)后留下白色硫酸鈉或硫酸鉀晶體。
?。?)混凝土工程使用Na2SO4或者以Na2SO4為主要組分的復合產(chǎn)品作為早強劑,增加了形成白霜的可溶性鹽類,且硫酸鈉在低溫下溶解度較低,明顯地增大混凝土表面析出白霜的可能性。
?。?)某些地區(qū),尤其是東北地區(qū),土壤含堿量高,用這種粘土燒制的磚,內(nèi)部有多種可溶性的鹽和堿,經(jīng)雨淋日曬后,水分遷移蒸發(fā),將其內(nèi)部的可溶性鹽、堿帶出,結(jié)晶成一層白色物質(zhì)。
1.2 外部原因
白色物質(zhì)的析出結(jié)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基材表面的密實性,但由于雨水循環(huán)作用,會將沉積在表面的結(jié)晶物沖走,而基材內(nèi)部由于可溶性物質(zhì)的溶出,增大了孔隙率,降低了基材抗?jié)B性,從而會使鹽、堿的析出作用加劇。
2 預防起霜的措施
2.1 降低建材內(nèi)部可溶性鹽的含量
(1)清水墻面或裝飾要求較高的墻面,用粘土燒結(jié)磚砌筑時應盡量選用質(zhì)量好、含堿量低的磚。事先可以進行試驗,使粘土磚吸水飽合后,放在陰涼處,自然干燥后看表面是否起霜。
?。?)盡量選用堿金屬氧化物含量低的水泥和不含可溶性鹽的集料。
?。?)盡量不使用堿金屬氧化物含量高的外加劑。對于表面裝飾有較高要求的混凝土,Na2SO4摻量以小于水泥重量的1%為宜。如果處于較易產(chǎn)生析白起霜的不利條件下,在表面有較高裝飾要求的混凝土中,以不摻Na2SO4為宜。(4)配制混凝土時,摻加適量活性硅質(zhì)摻合料,如粉煤灰、硅灰等。因為它們都含有一定量的SiO2,可降低混凝土中的游離堿含量。另外,由于粉煤灰、硅灰的摻入,硬化后混凝土的抗?jié)B性大幅度提高,外界介質(zhì)也難以進入??梢哉f,優(yōu)質(zhì)摻合料對預防起霜具有雙重效果。
[Page]
2.2 提高基材抗?jié)B性
?。?)在配制混凝土或砂漿時,使用減水劑可降低拌和用水量,從而降低混凝土或砂漿的孔隙率,改善孔結(jié)構(gòu),提高抗?jié)B性能??梢哉f,只要是能夠增強混凝土或砂漿密實性,減少開裂,且含堿金屬氧化物少的外加劑都可采用,如防水劑、膨脹劑、早強劑等。
(2)混凝土或砂漿應振搗密實,加強抹面,最好在初凝前再次抹面,使表面由于水分蒸發(fā)產(chǎn)生的微裂閉合,水泥漿浮層密實,提高表層抗摻性,并應加強養(yǎng)護。
(3)在混凝土或砂漿表面噴一層防水劑,用以封填混凝土或砂漿表面的孔隙。
2.3 基層表面的憎水處理
混凝土、砂漿和硅酸鹽混凝土砌塊等水泥基復合材料都是親水性材料,用有機硅憎水劑處理混凝土或砂漿表面后,水無法滲入基材內(nèi)部,可阻止起霜。有機硅憎水劑無色透明,適合于水泥基裝飾板材、彩色混凝土(或砂漿)以及要求較高的建筑物面層的防水處理。
3 白霜的處理
?。?)由能溶于水的堿金屬鹽類(如Na2SO4、K2SO4、K2CO3、Na2CO3等)組成的白霜,可直接用水沖刷除去。
(2)由CaCO3沉淀形成的白霜,無法用水立即洗掉,小面積可用細砂紙磨去,大面積起霜可采用噴砂法,用噴砂機向起霜表面噴射干燥細砂。清水墻或彩色混凝土(或砂漿)表面均可采用這種方法。
?。?)如上述方法無效,則可采取酸洗法。易起霜的建筑材料都是堿性的,用酸洗法會腐蝕建筑物表面,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采用這種方法。
?。?)處理后最好再用有機硅對表面做憎水處理。
(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(wǎng) 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)
編輯:
監(jiān)督:0571-85871667
投稿:news@ccemen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