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“水泥大王”張敏鈺的躬勤人生
張敏鈺
1967年,張敏鈺投資興建的第一項工程,是當時臺北第一高樓—16層的嘉新大樓。
張敏鈺全家福
在寧波幫博物館的展廳里,陳列著一只樟木箱。這只樟木箱曾隨著他的主人輾轉離鄉(xiāng),從上海到了臺灣,多年后,它又回到了故土,給人們講述著一位寧波籍企業(yè)家在臺灣的創(chuàng)業(yè)成就—它的主人便是有臺灣“水泥大王”之稱的張敏鈺。
也許很多人對這個名字并不熟悉,但一說到“兆慶教學樓”,就會勾起很多寧波人的校園記憶。從寧波到上海,從學徒到老板,1949年移居臺灣,成為臺灣的“水泥大王”。他一生幾經波折,但事業(yè)之路卻越走越寬,并在不惑之年設立了嘉新獎學金,澤被十萬余學子。一生情系家鄉(xiāng)的張敏鈺,為寧波經濟和教育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(張敏鈺(已故):祖籍北侖霞浦,原任臺灣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。)
從故鄉(xiāng)到異鄉(xiāng)
13歲少年孤身外出討生活
1913年10月13日,張敏鈺出生于當時屬于鎮(zhèn)海的霞浦。由于家境貧寒,9歲才上私塾,第二年就因交不起學費而面臨失學的危險。這時,他向同學的父親賒來一只西瓜,然后把西瓜放在井水中涼透,再切成16片,拿到郊外的涼亭去賣。每片瓜賣3個銅板,轉眼就賣光了,共收入48個銅板。他如法炮制,一天賣出2個西瓜,平均凈賺50個銅板。當時的學費是兩塊銀元—一塊銀元等于300個銅板。一個暑假下來,學費便綽綽有余了。
到了寒假,張敏鈺又動起腦筋繼續(xù)籌措新學期學費—去佛寺賣米發(fā)糕。正值隆冬時節(jié),天寒地凍,張敏鈺頭上頂著10來公斤米發(fā)糕,走上10里路去販賣。通過一個假期的辛苦勞動,他不但賺到了學費,還增強了對做生意的興趣和信心。
盡管如此,13歲那年,張敏鈺還是被迫輟學了,他獨自坐著貨輪去上海做學徒,就這樣開始了在異鄉(xiāng)討生活的日子。
從跑街到老板
以5臺手工織布機和借來的600元起家
1930年,張敏鈺在上海緒元染織廠學成滿師,升為跑街(擔任跑外工作)。任何布,只要到他手里,多少分量,幾條經緯線,什么質地,張敏鈺都可以清清楚楚地說出來。
因為個子矮小,輩分低,一開始,這個17歲的少年常常被店家取笑,然而張敏鈺暗下決心,努力學習,抓住了許多做生意的訣竅:跟老客戶打交道時,為客戶提供便捷、快速和良好的售后服務;打入新的棉布店時,則從一線店員入手,搞好與店員的關系,這樣,他送去的布就會被擺在貨架的明顯處,并得到店員的大力推薦。
3年后,張敏鈺在義生染織廠做跑街。半年的時間,張敏鈺就將該廠滯銷多時的存貨全部售出,老板還給了他一輛私家車做代步工具。這時,廠內卻發(fā)生矛盾,老板決定把廠關掉,并發(fā)給員工一筆可觀的遣散費。而張敏鈺則表態(tài),不要遣散費,要工廠!就這樣,張敏鈺和另外兩個合伙人將這塊“燙手山芋”接到了手中。1935年,一個偶然的機會,張敏鈺得到了5臺手工織布機,又借了600元,他將自己的本名“兆慶”確定為新工廠的名字,自任廠長兼跑街。由此,開始了他的創(chuàng)業(yè)生涯。
張敏鈺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,恰逢國內發(fā)生了“白銀風潮”,市場購買力急劇下降,近一年的時間里,上海有上千家工商企業(yè)倒閉破產。白手起家的張敏鈺硬是憑著和氣樂觀的態(tài)度,在大上海闖出了屬于自己的道路。
當時街上流行藍大褂,兆慶染織廠也以生產藍布為主。有一次在染紗時,工人不小心把棉紗染成了深淺不一、毫無規(guī)則的色彩。一件棉紗價值200銀元,扔掉可惜,但也不能再用來織藍布了,該怎么辦呢?盯著眼前這一團深深淺淺的藍色,張敏鈺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,這種漸變的色彩,不正符合當下年輕人追求自由的心態(tài)嗎?于是,他將這款染壞的棉紗織成的布命名為“自由布”,投放市場后一炮而紅。之后,張敏鈺再次抓住了年輕消費者的心理,采用紅、綠、藍等色調,生產國際上流行的蘇格蘭布,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。1937年,受信記棉布號老板之邀,25歲的張敏鈺成為了設備先進、擁有30多臺電力織布機的“悅新紡織廠”廠長。
[Page]
化危機為商機
在臺灣開啟輝煌的后半生
1949年,張敏鈺決定赴臺灣發(fā)展,將新買的大批美國產的紡織機械全部裝上了“太平輪”。不料“太平輪”在途中沉沒,財物盡失。1949年4月20日,張敏鈺攜一家老小遠赴臺灣,再一次赤手空拳闖江湖。
剛到臺灣的張敏鈺,無依無靠,為了一家六口的生活,他幾乎每天都背著布匹到市場里尋找商機。1950年秋,他在臺灣創(chuàng)辦了中國悅新染織股份有限公司。
對于染織業(yè)的情結,還是源于小時候母親帶他進城的經歷,當時家里沒有錢,看到棉布也沒錢買,張敏鈺就暗暗起誓,等他有錢,一定要開一家棉布店,讓母親喜歡哪塊布就拿哪塊。
1954年11月,張敏鈺成立臺灣第一家民營水泥企業(yè)—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。經過近40年努力,到上世紀90年代,嘉新水泥集團已成為多元化的跨國集團企業(yè),資產也由最初的0.24億元累計增到90億元,他也因此成為臺灣水泥業(yè)翹楚。
在臺灣多年,張敏鈺一直都有一個心愿,就是能夠把自己生產的水泥運送到家鄉(xiāng)。1994年,張敏鈺接連三次派子女和嘉新水泥的高級顧問,到家鄉(xiāng)考察投資環(huán)境。由于整個寧波都不具備設立水泥廠的條件。最后,“嘉新”在江蘇建立京陽水泥廠,在上海、常熟設有水泥中轉庫。終于實現(xiàn)了把“嘉新”生產的水泥帶到家鄉(xiāng)的夙愿。
零本錢發(fā)跡、變廢為寶、轉投面粉廠、面粉袋變成花布衣裳……張敏鈺的經歷完全可以作為一部豐富的企業(yè)案例教材。他的口頭禪“機非常來,常來非機”大抵可以概括他對企業(yè)發(fā)展機遇的獨到見解。
從失學到助學
出資千萬設立嘉新獎學金
拳拳赤子心,悠悠桑梓情。張敏鈺在積累財富的同時,一生情系家鄉(xiāng),為寧波經濟、教育發(fā)展作出重要貢獻。
在上海漸漸發(fā)跡后,張敏鈺總是全力幫助同鄉(xiāng)、親友的生活,曾有人笑他傻,但他不以為意。1945年,張敏鈺出資請上海紅十字會派醫(yī)生赴霞浦義診,為鄉(xiāng)親免費打時疫預防針。1947年,又出資興建了霞浦醫(yī)院。
從1952年起,張敏鈺獨力承擔了臺北寧波同鄉(xiāng)會設立的“助產金”,后來又承擔了同鄉(xiāng)會的喪葬補助費,幾十年如一日,而且不斷提高金額,到他1988年退休、移居香港時,總計資助產婦407人306240元,援助同鄉(xiāng)喪葬185起416900元。
由于自己從小失學,張敏鈺特別關心貧苦人家子弟的讀書問題。1960年,張敏鈺以公司盈余設立了嘉新獎學金,對象是中等學校學生。嘉新獎學金實施3年以后,他思慮,任何企業(yè)的經營,都難永保有盈無虧,但是,教育文化事業(yè)的興辦,卻是永恒持續(xù)的需要。為了避免獎學金受到日后公司業(yè)務的影響,1963年,張敏鈺拿出一千萬元成立了嘉新文化基金會,成為臺灣第一個私人創(chuàng)辦的基金會。從第一次2600多人獲得嘉新獎學金起,至今已有十萬余人受益于嘉新。受益于嘉新的學子,稱其為“中國的諾貝爾”。晚年,張敏鈺公開宣稱,愿在百年之后,將名下所有財產,悉數捐給基金會,張敏鈺曾說,這一生中如果有什么事情是讓他感到自己是有所成就,那無疑就是創(chuàng)辦嘉新獎學金。
1993年9月20日,張敏鈺從臺北經香港飛往上海,在26日清晨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(xiāng),第一件事就是去柴橋祭掃祖墳。之后又出席了柴橋小學、霞浦小學兆慶教學樓的落成典禮。值得一提的是,張敏鈺的所有捐款,均非來自嘉新文化基金會,而是他名下的財產,須向臺灣當局繳納幾乎相等的稅款之后,才能匯到家鄉(xiāng),所以他全部都用“兆慶”這個本名來捐獻的,以免外界引起誤會。
“我是圓菜命(即君踏菜命),而且越剝越大。”過去,張敏鈺常常以家鄉(xiāng)的這種蔬菜自喻。這種菜呈淡綠色,葉面光滑油亮,葉片向外攤開,成熟后只需剝去最外層較大的葉片,其余留待下次剝食,剩下的圓菜反而長得更加茁壯、茂盛。他曾說過,“我始終深信,節(jié)衣有衣穿,節(jié)食有食吃,只要不浪費,能知足,方能一輩子衣食無憂,而這也是我的一大人生觀。”
圖片由寧波幫博物館提供
編輯:鞠麗
監(jiān)督:0571-85871667
投稿:news@ccement.com